*ST天山4月仅销售活畜4头 将对上游养殖业务实施战略性收缩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作者:唐强 2025-05-14 12:50
Aa 大号字

5月13日晚间,*ST天山(300313)发布4月活畜销售情况简报,当月,该上市公司销售活畜4头,销售收入7.05万元,环比变动分别为-33.33%、-20.89%;同比变动分别为-98.23%、-95.68%。

对此,*ST天山表示,鉴于公司现阶段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为确保公司整体运营稳定,公司决定对上游养殖业务实施战略性收缩调整。*ST天山称,后续待公司资金状况改善并具备发展条件时,公司将依据市场环境及公司实际情况,适时、适度地扩大养殖规模,推动业务的持续发展。

资料显示,*ST天山主营业务中畜牧业占比约80%,畜牧业中以牛育种和肉牛养殖为主。据悉,肉牛养殖是对资本、技术、经验、经纪、成本控制、上下游依赖性较强的行业,规模化舍饲符合我国现实情况,行业尚属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完善的经营模式。

根据*ST天山2024年年报披露,在牛育种行业方面,2024年,全国拥有肉用公牛的种公牛站45家,肉用采精种公牛存栏3771头,涵盖31个品种,生产冻精5000万剂左右,产值在4.5亿元。冻精生产主体为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来和安格斯等品种。全国现有肉牛核心育种场54家,存栏10047头优质种牛,有涵盖地方品种、引进品种、培育品种的肉牛及水牛和牦牛等共计30个品种。

再看肉牛养殖行业,近年来,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经历了诸多困难与挑战,主要呈现出外需减弱和内需不足碰头、周期性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等特征,全国牛肉产能持续稳步增长,年进口总量进一步扩大,但活牛交易价格跌幅显著、进口牛肉价格走低、国产牛肉价格回落,且均在消费旺季行情上涨乏力。市场疲软传导养殖行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对养殖从业群体构成较大压力与负面影响。

从总体情况来看,全国肉牛养殖规模化水平逐步提升,活畜产能基本稳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牛期末存栏数量为10047万头,与2013年的8985.76万头相比,近11年增长了1061.24万头、增幅约为11.8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2%;不过,同比则较2023年的10508.51万头下降了461.51万头,降幅约4.39%。

此外,2013~2024年,中国牛出栏量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增幅在0.25%~3.79%之间不等。其中,2024年中国牛出栏量达5099万头,较2023年增长了75.52万头,增幅为1.5%;与2013年的4189.9万头相比,近11年间增量达909.09万头、增幅为21.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8%。

但需要指出的是,2024年全国集贸市场牛肉(去骨统肉)与活牛月度平均价格分别为69.83元/公斤、27.76元/公斤,比上一年分别下降了15%、20%,牛肉价格已跌到近5年最低,活牛价格更是跌到近 10年最低水平。很多地区出现了繁殖母牛售卖价格低于架子牛和待宰肥牛的现象,与之同步的就是肉牛养殖效益因为市场行情下行而显著下滑,近两年很多规模化养殖企业出现大幅度亏损。

在行业周期性波动较大时,产业链闭环就显得尤为重要,肉牛养殖在整个产业链中风险相对较大。2024年,整个肉牛产业链中,除了养殖端整体亏损以外,下游的活牛流通、屠宰、牛肉销售等环节都有相对稳定的盈利。

对此,*ST天山解释称,一方面活牛流通、屠宰、牛肉销售的操作周期较短,受价格波动影响相对较小;而养殖环节周期动辄超过1年,销售价格受市场行情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活牛每天都要饲喂,每天都有成本的投入,即使想止损也需要一定的周期;第三,活畜的价格传导到牛肉价格有延时性,并且牛肉价格的跌幅通常要远低于活畜价格。

由此,*ST天山认为,在行业周期下行的大环境下,打造产业链闭环,形成自循环,板块之间进行利润调节,会在很大程度上抵御行业风险。目前,*ST天山活畜养殖主要为牛只养殖业务,主要包括青年母牛调理和育肥肉牛养殖。

在此背景下,2024年,*ST天山实现营业总收入1.38亿元,同比增加0.07%;净利润则为-6594.79万元,同比亏损增加199.74%。进入2025年,*ST天山业绩颓势有所改善,今年1~3月期间,该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4.85万元,同比增长40.5%;净利润为-495.92万元,同比减亏31.19%。

责任编辑: 王小伟
e公司声明:文章提及个股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解读 更多
视频推荐 更多
热门股票 更多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