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投资的“真钱”和“假钱” | 猫猫看市
来源:e公司 作者:陈嘉禾 2025-08-30 15:41
Aa 大号字

在资本市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分清“真钱”和“假钱”。你也许会问:什么?钱也有真假之分?没错,且听我道来。

首先,什么是钱?钱就是一种价值,这种价值可以在人类社会中产生财富。也就是说,财富就是钱,钱就是财富。钱是能干事的资产,不是嘴上随口一说的东西。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家上市公司。假设这家公司现在有100亿元净资产,今年赚了10亿元净利润,把其中3亿元分给了股东。

很显然,这里的100亿元净资产、10亿元利润、3亿元分红,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钱”,因为它们真的在社会上产生了财富。

现在,有一群人跑来,指着这家上市公司说,对不起,我觉得这家公司不太好,对你的100亿元净资产,我只愿意给30亿元报价。请问,这30亿是“真钱”吗?

其实,这30亿元报价根本不是“真钱”,因为它并不基于任何真实的社会财富,只是一些人对某个资产包的出价而已。讲难听点儿,就是“嘴炮”。

更要命的是,这个出价还会不停地改变。有时候一群投资者给出30亿元的出价,另一群投资者,或者是同一群投资者在另一个时候,会给出300亿元的出价:尽管对应的是完全相同的净资产。

不要以为上面的故事是天方夜谭,怎么会有人一会儿给出0.3倍市净率(对100亿元净资产报出30亿元价格)、一会儿给出3倍市净率的报价,真实的市场就是如此。

就拿A股的农业银行(601288)来说,这家国有大行在2010年上市初期,市净率一度突破2倍。而到了2022年的估值最低点,市净率一度跌破了0.5倍。而在同一时期的港股,农业银行(01288)的市净率一度逼近了0.3倍。

现在,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当你在资本市场里投资时,当你买下100股公司股票时,这100股股票对应的净资产、净利润、股息,可以看作有真实资产支撑的“真钱”。

而市场对这100股股票给出的报价,也就是那个每天都在跳动的价格,其实可以看作“假钱”:别人张嘴就随便给、天天变来变去的报价,怎么能是“真钱”呢?

但是有意思的是,看看真实的市场,你会发现,很多人都在关注那个“假钱”,少有人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真钱”上。

不信,问问身边的投资者:今年你的账户市值增加了多少?你一定会得到还算比较准确的答案:“我今年赚了20%”“今年亏了15%”等。

但是,如果你问身边的投资者:今年你账户里所有股票,对应的净资产变动了多少?净利润增加了多少?今年收到的股息和去年相比如何?相信我,100个投资者里面,能有1个人讲清楚,就非常不错了。

再比如,我们打开手边的金融软件,会很清楚地看到自己账户的市值是多少、基金的净值是多少等。你猜对了,这些市值、净值,都是基于市场的报价而不是真实的会计数字。

现在,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些市值、净值背后对应的企业会计数字,想知道这些金额背后对应的净资产、净利润、股息是多少,那么对不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得自己手动计算,很少有金融软件会提供这些数据。

举世如此,这就让我想起了《红楼梦》第一篇里那个著名的对联:“甄士隐与道人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副对联,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在这个神奇的市场里,“假钱”的数字随处可见,“真钱”的数字少有人关心。这,也许正是大多数人都觉得投资很难的原因。

当然,“真钱”的数字少有人关心,不代表没有人关心。

在我收藏的一张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14年的50周年纪念图上,沃伦·巴菲特就画出了自己公司净资产(“真钱”)从1965年到2014年的变化,以及它和股票价格(“假钱”)的对比图。这一画,就是整整50年。

当我们把眼光从资本市场的“假钱”转移到“真钱”上的时候,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投资变得如此轻松。

首先,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不再会对我们的心情有任何影响。因为我们知道,今天跌10%、明天涨10%,对我们的“真钱”其实毫无影响。

只要持有的股数不变、上市公司不发新的财务数据公告,我们持有的净利润、净资产、股息,其实毫无变化:哪怕市场的“假钱”报价波动地如同山崩海啸,也是如此。

其次,我们会发现,这些“真钱”不但不会随着市场波动而变化,它还会慢慢增加。

比如,最近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中期报告,不少投资者也许看一眼就过去了。

但是对于着眼于“真钱”的投资者来说,这一份份枯燥的PDF文件,其实就是他们真实的金钱,因为企业基本面的增加就是真实的财富增加。

再比如,当投资者以低性价比价格卖出一个股票、高性价比价格买入一个股票时,一般投资者可能觉得当时交易做完了、钱并没有立即增加,但是对于计算“真钱”的投资者来说,他会发现,交易只要完成,“真钱”当时就增加了。

因此,对于那些着眼于“真钱”的投资者来说,他们会发现资本市场不但没有恼人的波动,而且会给他们不断创造价值。

而对于着眼于“假钱”、也就是市值波动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却总会觉得市场波谲云诡,赚钱真的好辛苦。

当然,有人会反驳说,你说的“假钱”虽然假,但是我现在就能用呀。你说的“真钱”,就算是货真价实的价值,但是我什么时候能用到呢?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想用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场景来回答。你记不记得曾经在路边看到小学生对父母说:“你们让我好好读书,读书有什么用啊?我现在就想玩啊!”

所以,聪明的投资者,你会喜欢“假钱”还是“真钱”呢?

作者:陈嘉禾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 戎艾茵
e公司声明:文章提及个股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解读 更多
视频推荐 更多
热门股票 更多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