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走势分化,沪指尾盘走低,创业板指走势强劲,盘中一度涨近3%;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尾盘探底回升,恒生科技指数涨近1%。
具体来看,沪指盘中窄幅震荡,尾盘在金融、酿酒等板块的拖累下回落翻绿。创业板指盘中强势拉升,一度涨近3%。截至收盘,沪指跌0.26%报3860.5点,深证成指涨0.63%报13005.77点,创业板指涨1.52%报3066.18点,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3034亿元,较此前一日减少2452亿元。
场内近3400股飘绿,保险、银行、酿酒、券商等板块疲弱;汽车产业链股强势拉升,豪恩汽电盘中涨停续创新高,万向钱潮、浙江世宝等均涨停;猪肉概念股上扬,得利斯、傲农生物涨停;半导体板块活跃,圣邦股份、上海贝岭涨停,纳芯微涨超10%;储能概念股崛起,宁德时代(300750)一度涨逾14%,阳光电源(300274)盘中大涨超11%,均创出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阳光电源全日分别成交255.9亿元、213.6亿元,分别位居A股成交额第一、第二位。
港股方面,宁德时代涨超7%,创上市以来新高;药捷安康尾盘飙涨超110%,近4个交易日已累计暴涨近500%。
汽车股拉升
汽车产业链股盘中强势拉升,截至收盘,豪恩汽电涨约12%,盘中20%涨停续创新高;万向钱潮、浙江世宝、征和工业、路畅科技等均涨停,隆盛科技涨超8%,盘中亦创出新高。
消息面上,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出,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鼓励汽车前装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促进物流、环卫、出行服务等多场景应用,鼓励重点地区逐步拓展跨区域协同应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支持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行业企业以数据为纽带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加快多元化价值链培育。
方正证券指出,政策强调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政策端对L3车型的松绑,叠加后续权责划分、智能网联汽车参数等细则的出台,有望重塑汽车行业竞争逻辑,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价值维度的竞争,智能化将成为车企重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智能网联长期成长逻辑强化,龙头企业迎估值重塑窗口,建议关注智能网联产业链标的。
储能概念崛起
储能概念今日发力走高,截至收盘,腾亚精工20%涨停,天宏锂电涨约13%;宁德时代涨超9%,盘中一度涨逾14%,创出历史新高;阳光电源盘中大涨超11%,亦创出历史新高。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颁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三年内全国新增装机容量超1亿千瓦,2027年底达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机构表示,与2024年累计装机7376万千瓦相比,三年或实现装机2.44倍增长。根据CNESA测算,理想场景下,2030年储能装机或达近300GW,未来五年国内市场需求广阔。
中信证券认为,储能产业近期市场关注度较高,源于海外需求景气,价格回升,拐点信号兑现,以及新型储能“倍增计划”为装机提供持续保障。中期来看,在电改进程加速推进之下,储能正由成本项转为盈利项,且容量补偿机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为储能提供盈利“安全垫”。
另据产业反馈,锂电池产业链头部电芯企业储能产线满产,部分储能电芯价格开始上涨,今年上半年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达240GWh,同比增长106%。主要系国内储能市场开始从强配转向市场化竞争,优质的储能产品开始紧缺,此外,降息以及关税预期下美国储能市场也开始进入备库周期。招商证券认为,考虑头部储能厂商的今明年在手订单较为充足,目前储能排产的强势有望延续。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国内储能市场在政策和市场化推动下走向良性发展,海外储能需求旺盛。136号文实施后,国内储能市场正在加速市场化,国内储能需求将持续旺盛。预计2025年—2027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达到130GWh、160GWh、210GWh。
半导体板块强势
半导体板块盘中走势活跃,截至收盘,圣邦股份20%涨停,纳芯微涨超10%,上海贝岭亦涨停,思瑞浦涨近10%,海光信息涨超5%,盘中涨近10%创出新高。
消息面上,当地时间9月1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公告,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其中以13家半导体企业为主。随后,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中信证券表示,2025年以来,关税事件导致下游客户国产替代意愿增强,6—8月德州仪器涨价动作也意味着前期竞争策略发生调整。后续随着反倾销调查推进,本土厂商有望迎来更好的市场环境,盈利能力也有望随之修复。本次反倾销调查主要聚焦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前期布局较多厂商;更加需要关注的是中长期整个模拟芯片板块国产替代趋势,更多厂商有望受益。另外,美国对华半导体的管制措施会持续增强,但是效果逐渐减弱,实际更有助于中国AI及半导体产业的国产替代加速。建议核心关注晶圆代工、算力芯片设计、国产设备及零部件、先进封装四大方向。
药捷安康日内股价翻番
药捷安康尾盘飙涨超110%,近4个交易日已累计暴涨近500%。
药捷安康是一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周一(9月8日),该公司刚刚调入港股通标的名单,这也意味着南向资金可以通过港股通渠道买入该股。
9月10日,药捷安康公告,其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Tinengotinib,TT-00420)联合氟维司群治疗经治失败的激素受体阳性(HR+)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或低表达(HER2-)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Ⅱ期临床试验,已于9月10日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默示许可。
公告还称,替恩戈替尼早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替恩戈替尼单药在经历过多种治疗(例如内分泌治疗、CDK4/6抑制剂治疗和化疗)的HR+/HER2-乳腺癌患者中,有令人鼓舞的临床效果。临床前实验结果表明,替恩戈替尼与氟维司群的联合用药针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乳腺癌细胞具有药理学协同作用。因此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的临床治疗策略将可能为此类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